一、品种选择。
选用本地黄瓜、上海杨行黄瓜、农大14号等优质高产品种。
二、培育壮苗。
大棚黄瓜播种期可在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宜采用大棚加小拱棚(或大棚电热温床)育苗。苗龄40—45天,播种量每亩约0.1公斤。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湿,再放入55℃的热水中,水量为种子的3—4倍,不停地搅拌,待水温降到30℃左右时,然后置室温浸种1—2小时待用。选近几年来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作苗床,整平床土,浇足底水,24小时后播种。每平方米床面撒播种子0.2公斤,覆上药土2厘米(50公斤土泥灰 1.5公斤钙镁磷肥 0.15公斤代森锌 0.15公斤托布津)。
从播种至子叶出土,需要维持较高的温度,当所温到15℃时,上大棚围裙;当气温到10℃时,傍晚小拱棚开始盖草帘。具体温度要求为:白天保持25℃—30℃左右,夜间20℃左右。幼苗出土后适当降温,白天25℃左右,夜间16℃左右。播后4—5天将小苗移入营养钵,移苗后至活棵前,适当高温高湿,苗床内保持25—30℃,3—4天后逐渐降温,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14—16℃,以防徒长。苗期经常保持床土湿润,浇水要选择晴天进行,可结合用0.2%磷酸二氢钾 0.2%尿素追肥,施后充分通风,促成壮苗。
三、适时定植。
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草帘栽培,于2月中旬至3月上旬,当苗龄40—45天,株高15—20厘米,有5—6片真叶时定植。一般每畦栽二行,株行距40—60cm,每亩栽2500-2700株。
四、加强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定植前半个月畦中开沟施入基肥,每亩施栏肥1500公斤,人粪尿1000公斤,复合肥45公斤。定植活棵后,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15天后再追肥一次。黄瓜生长快,肥水供应要及时,施肥方法采用“薄肥勤施”、“少量多餐”的原则,一般每采收两次追肥一次。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进入盛瓜期后,根据土壤含水量,每隔1—2周浇水、灌水一次。
2、温度的控制。定植后要保持较高棚温,以利缓苗。缓苗后加强保温、防冻和通风、防热烧等措施。一般晴天,白天棚内气温达到28—30℃时通风;阴天,适当通风,保持温度20℃左右,夜间棚温15℃(不低于10℃),大棚内小拱棚上的草帘等要早揭晚盖,以增加光照。一般小拱棚在搭架引蔓前拆去,4月下旬揭掉大棚边膜,顶膜一直保留到采收结束。
3、应用激素保花保果,始花期用保果灵100倍液喷花保果,以提高前期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枯萎病、白粉病。要实行水旱轮作,撒施生石灰等农业措施,防止病害发生。特别是注意霜霉病的提早防治,一般大棚黄瓜在3月中、下旬开始发生,清明后气温回升到20—24℃时,可迅速流行曼延。所以,3月中旬开始,每隔5—7天用25%多菌灵或70%安泰生或58%瑞毒霉500倍液喷雾;霜霉病病斑出现后,用治疗性药剂72%克露750倍液或69%安克600倍液防治。阴雨天气可用45%百菌清烟熏剂每亩0.2公斤,傍晚关闭大棚熏,第二天早晨通风,与喷药轮换使用。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康福多7000倍液或一遍净2500倍液防治。
早春大棚黄瓜种植技术
早春大棚黄瓜在一些老菜区由于种植面积大、连年重茬,使黄瓜枯萎病、疫病大发生,给大棚黄瓜生产构成威胁。我们通过黄瓜嫁接育苗、
炉火临时加温等措施综合配套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土传病害问题,
提高了种植黄瓜的经济效益。
1.选用保护地黄瓜品种
山东密刺、新泰密刺、津春3号这3
个品种抗低温也耐高温、瓜码密,非常适合早春大棚种植。
2.嫁接育苗
黄瓜播种时间在1月中旬,日历苗龄50天左右,生理苗龄5、6叶1心为好。砧木为黑籽南瓜,接穗比砧木早播3天,播种前砧木与接穗种子均需经过温烫处理,
经催芽播种在炉灰加珍珠岩或用热水浸泡过的锯末加一些营养土的木箱或塑料盘内。嫁接方法为腹切接法,
其最大优点是黄瓜苗子大小均可,嫁接后在温室内扣小拱棚并盖草苫遮光管理。
3.乙烯利处理苗及移苗
当黄瓜嫁接苗长有2叶1心时及时喷150~
200ppm乙烯利,目的是增加雌花数,这是嫁接苗获得好的前期产量的关键。幼苗
3叶1心时及时移苗,可以划十字土块也可移到塑料营养钵中。
移苗前低温锻炼苗,移苗后白天27~29℃,夜间15~18℃缓苗,之后降温管理。定植前7天夜温逐渐降到7~8℃锻炼苗。
4.定植定植时间3月初
为使地温回升,棚内冬前不浇水,提前30
天扣棚烤地、整地作畦,每667平方米施鸡粪4000~5000公斤,沟施二铵50公斤,并在距顶膜40厘米顺棚柱拉好二膜支架,吊二膜时间在2月中旬。当15厘米处深土壤温度稳定在12℃时定植,行距60厘米,株距33厘米,每667平方米保苗3500~3800株
早春黄瓜育苗方式
早春黄瓜育苗期温度低、日照短,要做到苗齐、苗壮,育苗时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苗床准备
在温室内设育苗床。为提高室内温度,可铺设地热线育苗或室内生炉火,还可采用酿热温床育苗。方法是:先在温室内按所需苗床大小挖深30厘米的床坑,底部铺20厘米的新鲜牲畜粪,加温水,以脚踩见水,抬脚又不见水为宜,湿度为65%~75%,盖上塑料布,然后盖10厘米厚的土,踩实压平。育苗床应在播种前15天准备好。
二、营养土的配制
用50%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肥田土(没有种过瓜菜的沙壤土)、草木灰3~5公斤、磷酸二氢铵0.5公斤充分捣碎拌匀,过筛、混合备用。育苗床面积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而扩大,一般育苗床面积为栽培面积的1/15。
三、种子处理
浸种催芽,浸种之前精选种子,在阳光下晒5~6小时,投入25℃水中浸一下,然后放入55℃温水中(水量为种子的5倍),沿一个方向搅动,当水温降到30℃后,让种子在水中浸泡5~6小时,然后涝出,用清水淘洗几遍,去除黏液后放在纱布上晾,待水分淋去后包好,在30℃条件下催芽。出芽后放在0℃~-2℃的条件下冷冻24小时,再用20℃的温水解冻,这样有利于提高产量。
四、播种
播种时先用温室内储存的温水浇透底水,当底水下渗后,按间距10厘米划沟,深度为0.7厘米,把芽放在交叉处,覆土1厘米,然后盖一层薄膜。白天温度保持在30℃,夜间16℃~18℃,3~4天即可出苗,待50%种子出苗后及时撤去地膜,撒一层0.5厘米厚的细土。播种时间为1月中下旬,一般亩播量200克。为防发生病害,可撒一层用福美双8克加30倍细土制成的药土,厚度为0.5~1厘米。
五、播后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前一般不通风,室内温度保持在25℃~30℃,湿度保持在80%~90%;当70%种子出苗后,开始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夜间17℃~18℃;幼苗期(幼苗出土到第一片真叶顶心)要尽可能增加光照,降低夜温和苗床水分,白天20℃~30℃、夜间12℃;第一片真叶顶心至第三叶展开前,白天保持25℃~28℃、夜间10℃~12℃;在定植前(4叶1心)4~5天进行降温,白天22℃~25℃、夜间8℃~10℃。